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时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总结黄宗羲的思想观点: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故选A。
点评:明清之际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他们的思想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未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了(?)
A.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
B.新的经济成分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
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进步思想的理解。本质上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明清进步思想的出现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选项中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表明作者反对君主专制。题干材料从唯物思想的角度论证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合理性,故D项正确。A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B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C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但他不是唯物思想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分)经济发展、社会变动是孕育思想文化变革的底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李贽《焚书》卷一《答耿中丞》
(1)据材料一,解读李贽的主要观点;(2分)结合所学,简述李贽“异端”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6分)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2分)
材料三

(3)据材料三,解读关于启蒙运动的主要信息。(8分)
参考答案:
(1)思想:天下人不得其所是“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的结果;统治者用德、礼规范人们的思想,用政、刑限制人们的行动。(2分)
背景:①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强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②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冲击了传统道德观念;
③程朱理学走向极端,文化专制,士人试图冲破传统儒学束缚。(6分)
(2)不同之处:图1:呆滞、冷漠(郁闷);图2:自然、平和(亲切)。(2分)
(3)示例一:法国启蒙运动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后期达到高潮;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大量出版,内容涉及哲学、社会、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宗教书籍出版量下降;说明启蒙思想强烈冲击了宗教神学,因此启蒙运动在当时的法国起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8分)
示例二:从时间上看,在法国启蒙运动从17世纪末18世纪初开始到18世纪中后期达到高潮。从作品出版数量上,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在法国社会受到较大关注。从作品内容上看,启蒙运动不仅涉及哲学等社会人文学科,还涉及到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从宗教书籍销售下降的趋势看,启蒙运动对宗教神学的地位产生了强烈的冲击。(8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和“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可以归纳李贽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总结归纳李贽“异端”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根据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图1:呆滞、冷漠(郁闷);图2:自然、平和(亲切)。
(3)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本题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从启蒙运动背景、作品和影响来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唐代儒学状况是
[? ]
A.已沦为笺注之学的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
B.士大夫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
C.韩愈提出了儒学的“道统”思想
D.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