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理性就是人性中的正确、合理的部分。理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就已经萌芽,在启蒙运动中得到广泛的提倡。凡是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等主张都属于当时提倡的理性。故选C。A项是东方的传统观念,主张集体;BD项强调君主和权威,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信仰。
点评: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与康德等,其中,康德把理性精神发展到成熟。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题干材料中“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说明平等的消失是因为一个人占据了另一个人的食粮,只有在私有制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制。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弗雷德里克.C.拜泽尔《早期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如果说浪漫主义者就是启蒙运动的批评者,那么可以说他们也是启蒙运动的信徒。他们忠实于启蒙运动的两个根本观念:激进批评和公众教育。他们的目的不是要抗击启蒙运动,而是要消解它在18世纪末期的危机。”材料表明浪漫主义
A.是对启蒙运动的彻底否定? B.与启蒙运动同时产生
C.与启蒙运动的内容基本相同? D.和启蒙运动在根本观念上具有一致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取材料信息:浪漫主义“是启蒙运动的信徒”;“忠实于启蒙运动的两个根本观念:激进批评和公众教育”;浪漫主义的目的是“消解它(启蒙运动)在18世纪末期的危机”。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在根本观念上是一致的,A、B、C阐述均不正确;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拉伯雷《巨人传》
材料二 “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18世纪欧洲
材料三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材料四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是指什么?材料二中这个“现实的黑暗”又是指什么?什么是“理性的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材料三中提出的“原则”为基础,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其历史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政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和材料四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宗教神学体系。封建特权和宗教特权。启蒙思想。
(2)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民主共和制。
(4)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康德是近代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下列属于他的思想的是:
A.自由和平等
B.人民主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人非工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