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表现在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关系
B.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逐步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弱国无外交”这一现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离我们远去。六十多年的外交实践证明,正确的外交政策的制定是取得成就的关键。下列外交成就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周恩来在1972年2月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下列哪一事件最早打开了中美友好大门
[? ]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华
B.毛泽东会见美国友人斯诺
C.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
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

A.求同存异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睦邻友好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邓小平访美、中国组织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两者都与联合国没有直接关系;CD符合中国组织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而不符合邓小平访美,因此可排除。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特点:“一边倒”。
②原因:二战后出现美苏为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
③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①特点:“一大片”。
②原因: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摆脱殖民枷锁而独立。
③作用: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2)20世纪70年代:
①特点:“一条线”,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②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③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3)20世纪80年代起:
①特点:不结盟,实行全方位的外交。
②原因: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③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