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政府尽管号称“共和国”,但由于北洋军阀篡夺了革命成果而使得民国徒有虚名,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资产阶级的救国之路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故选B。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确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体制;CD项材料未体现。
点评:辛亥革命是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领导发动的一场革命运动,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同盟会作为领导力量进行的。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效仿美国,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约法,但是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图片分别是北京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历经战乱,曾漂泊海外达140多年。它们是哪次战争后漂泊海外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 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先抢掠圆明园后纵火焚烧,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其中圆明园十二兽首即是在此次侵略战争中被联军所劫夺,故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此联讽刺的是(?)
A.孙中山
B.袁世凯
C.段祺瑞
D.黎元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时间信息是“民国建立之初”。孙中是 第一位民国总统,他在位时,努力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因此,王湘绮不可能会讽刺他,排除A;而袁世凯当总统时,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因此说“不是东西”。故选B。CD项并未当过国家总统,与材料信息不符。
点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材料反应的是袁世凯撺掇革命的果实后,意图建立帝制,遭到了国人的一致的反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校拟组织学生到徐向前等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寻访革命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他们前往的地区是图中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B.《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A.《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这一说法正确;B.《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这一说法错误,应是1954年宪法;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说法错误,应是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说法错误,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可以通过列表比较《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项目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背景
?新中国即将成立时
?社会主义制定即将确立时
制定主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
?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
?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性质与根本政治制度
性质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历史作用
对新中国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