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
[?]
A.克己复礼?
B.性善主张?
C.仁者爱人?
D.兼爱主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四 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所著《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书中提到:19世纪英国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给世界带来的却是殖民战争;20世纪的日本也给世界造成了灾难;现在,美国的一些做法人们也有目共睹。根据这样的逻辑,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把忧患带给世界呢?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两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守仁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方法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对材料四的疑问给出一个文化传统层面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家有一句名言:“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但这个观念却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与时代潮流发生冲突,那么,你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观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异: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它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3)不会。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主张社会稳定、和谐,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所以担心中国会把忧患带给世界是没有根据的。
(4)这一传统观念对中国人亲情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但这个观念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和今天的工业时代和市场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自由独立思想发生了矛盾,所以不应因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段材料表明的正确含义
[? ]
A.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融合
C.东亚发展吸取了西方文明和儒家文化
D.儒家学说对于东亚文明不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