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6年4月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了以“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为题的重要演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世纪至18世纪初,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他们发展了朱熹的“人治中有法治”的思想,提出了“人类历史也和自然界一样,为自己固有的‘法’所支配。支配一切民族的一般的‘法’就是人类理性”“政治、法律制度要从人的现实生活环境出发”等。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
——克吕耶斯《论十七、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霍尔巴赫《社会体系》
(1)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2)启蒙思想鼓舞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请就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一段话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胡锦涛
(3)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阻碍社会进步。启蒙思想家利用中国儒家的仁政与法治结合的观念,倡导改造旧的社会体制建立理性王国。
(Z)提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从而体现了启蒙运动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以社会契约论为武器,要求北美殖民地反英而独立。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2年清帝宣
布退位时
,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
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或:开明君主制);卢梭——主权在民。
(2)材料一:发展了“经世致及”思想,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材料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专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要求,其实质反映了资产阶级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要求
B.要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C.完善和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张
D.要求掌握国家政权的欲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是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及其代表作、伏尔泰、卢梭。
请回答:
(1)他们各提出了哪些思想?如何评价他们的主要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孟德斯鸠探讨了政治自由的条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他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本原则。②伏尔泰从根本上否定天主教会,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培养了不少启蒙运动的追随者,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③卢梭阐述“天赋人权”学说,提出“人民主权”口号,主张民主共和制。他为法国中下层群众提供了革命的理论旗帜,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背景:①经济政治:17、18世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推翻这个“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②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③科技:自然科学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