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
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是
[? ]
A.19世纪?
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
D.20世纪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伊朗门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
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
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
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媒体对官员的丑闻以及其他政治相关问题进行披露,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事件是
A.《歌女红牡丹》的拍摄成功
B.《定军山》的首映成功
C.《风云儿女》的拍摄成功
D.《渔光曲》的拍摄成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35年3月,《渔光曲》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获“荣誉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激励着全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新生,为了祖国的解放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因此B符合题意。
点评:表述性选择题也称为肯定型选择题。其题干中常有“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表述“等提示语,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顺口溜是民生诉求的重要反映,往往凸显出重要事件的影响、老百姓的期盼。顺口溜——“百货商店频打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突出反映出“第四媒介”( ? )
A.传播信息的功能
B.学习,办公的功能
C.娱乐的功能
D.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