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王夫之的观点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人评价他是“中国的卢梭”,在《原君》中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观点,他是
[? ]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明清”“棉纺业”“陶瓷业”“冶铁业”“转运码头”等信息,说明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反映在经济思想上就是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发展工商业,当时世界历史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故B项符合时代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皮肤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
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
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
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顾炎武认为“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这就否定了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因此选D。
点评: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载:“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他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其主张是
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弘扬理学,恢复孔孟之道
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今之清谈谈孔孟”等可知作者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主张关注现实经世致用,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