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这种观点最有可能产生于?
[? ]
A、8世纪
B、9世纪
C、15世纪
D、19世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蓝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原文出自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因此与宗教改革有关。A不对,宗教改革反对教会权威,而不是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C不对,题干无从体现;D不对,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蓝图
的是欧洲启蒙运动。“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可知B是正确答案。
点评:马丁·路德在研读《圣经》中,提出了关于灵魂得救及救赎的新观点:人的灵魂只要依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就可得救,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预;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制定的神学。“很显然,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产生在意大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A.意大利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C.意大利的资产阶级最早登上政治舞台
D.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意大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比较一般的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材料二:当钱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恩格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西欧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4分)
(2)材料2的论述是针对当时的什么情况而提出的?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原则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回答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加尔文教比马丁·路德教有何进步?其进步性的表现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因为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宗教和神学。在15、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他们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宗教神学异端的形式。(4分)
(2)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因信称义;
(3)不反对信仰上帝;主张建立民主教会;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文字“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可以解读出西欧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即在15、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他们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宗教神学异端的形式。(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了解,从材料出处“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可知材料反映的问题是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依据所学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主张因信称义。(3)对比材料二三可以总结出两者对上帝的态度是不反对信仰上帝;加尔文教比马丁·路德教进步主要是主张建立民主教会;因为其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从本质反映了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
B.认为法律可有可无
C.处事灵活变通
D.忽视道德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可以得出A、B两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由此可以看出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建设。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