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秋收起义却遭受到严重的挫折,导致这一挫折的主要原因是
A.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干扰
B.在革命道路上照搬俄国革命的模式
C.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
D.蒋介石背弃革命
2、判断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自述说,当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五年之后的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语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袁世凯的“革命”在形式上是满汉易位,本质上则是传统的改正朔、易服色的革命,……袁世凯敢于逆时代潮流而动,主要是他头上戴的帽子是新的,但脑子是旧的。……在他看来,旧脑袋非得一顶旧帽子框着才相称、才妥帖。
——《变局》?
(1)分析材料一中民众态度前后转变的原因。(6分)
(2)结合史实说明“古老的中国”被“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8分)
(3)材料三中“改正朔、易服色的革命”指什么?(2分)旧脑袋指什么?(2分)
(4)联系辛亥革命后的史实,说明袁世凯的脑子是旧的。(6分)
(5)孙中山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做了什么?(2分)
3、判断题 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 ]
A.组织路线问题
B.军事路线问题
C.思想路线问题
D.革命纲领问题
4、判断题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惜时笔,著我战时矜,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气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歌词反映的是
A扶清灭洋? B抵制日货? C打到列强? D抗日救国
5、判断题 1793年6月英王特使马戛尔尼与英公使当东,率领一只由五艘战舰700余人组成的庞大外交团队,经海上9个月的行程,终于到达了东方第一大国的门口。对马戛尔尼此行目的解读为()
A.与清王朝签订通商协议
B.前来与清王朝进行朝贡贸易
C.打破大国闭关锁国政策
D.开辟英国在大国的广阔市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