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
A.发生在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2、判断题 从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其主要特点是
[? ]
A.通过手工工场长期的资本与技术积累发展到近代机器工业
B.从无到有移植西方近代生产方式
C.近代企业的投资者多为官僚、地主和商人
D.通过政府投资和引进西方近代科技而发展起来的
3、判断题 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是全民之共识?,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材料一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李鸿章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先驱之一。但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反倒被中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
(1)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挪动的第一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谈谈你对它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清义和团乱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九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2010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各国学者热衷于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探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指出,中国将走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发展道路。
——以上材料来自“凤凰网”
(3)各方学者所热衷的“中国经济模式”指什么?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历次改革与革命成败给我们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1937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这说明
[? ]
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
5、判断题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