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三?“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四?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1分)材料二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三反映了古代社会什么样的经济生产方式?(1分)依据材料四,概括古代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不得照抄材料原句)(4分)
(3)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根本目的何在?(2分)封建统治者亦会针对土地兼并问题采取一些抑制措施,请举一例说明。(2分)
2、判断题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扎,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诗中体现的历史信息包
括:①男女平等?②男耕女织?③自给自足?④民风淳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判断题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4、判断题 隋唐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某生在笔记中整理出下列要点,其中正确的是
A.“王羲之、顾恺之:文化兴盛的代表”
B.“佛教、道教的开始盛行”:儒学首度面临挑战
C.“渠堰使”设置和“北方出现的高转筒车”: 唐代对水利的重视
D.“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商人仍然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同等地位
5、判断题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从《颜氏家训》中的这段话看不出(?)?
A.中国的传统农户基本不和外界发生关系
B.住房和所用工具无一不是劳动经营所得
C.“桑麻以衣”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皆由官府供应
D.日常所需都可以通过土地来直接或间接获得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