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读《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长素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之耶?即如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近观日本,立宪之始,虽徒以口舌成之,而攘夷倒幕之师在其前矣。使前日无此血战,则后之立宪亦不能成,故知流血成河,死人如麻,立宪所无可幸免者。……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三?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对待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认识均借鉴了东西列强的做法,指出其中的不同之处。(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6分)
参考答案:
(1)康有为主张效仿列强通过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章太炎认为列强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强国目标的,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主共和;
孙中山通过列强革命后的弊端认为必须要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9分)
(2)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集中体现在三民主义中,政治革命的根本是建立民国,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愿望,但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比较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效仿列强通过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章太炎认为列强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强国目标的,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主共和;孙中山通过列强革命后的弊端认为必须要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革命设想集中体现在三民主义中,政治革命的根本是建立民国,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愿望,但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观察下列油画,回答问题。(共12分)

(1)按上述油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对其重新排序。(4分)
(2)图 3和图4油画中历史人物的作为对其国家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图5和图6油画的创作者对其笔下的中心人物分别持何种态度?简要说明判断理由。(4分)
参考答案:(1)图5→图4→图6→图3。(4分)
(2)明治天皇领导日本学习西方文明,推行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分)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巩固大革命的成果;发动对外战争扩大大革命影响。(2分)
(3) 图5作者持较为中立的态度;理由是画面中的人物对处死查理一世反映各异,作者并无明显的倾向性。(2分)图6作者对俾斯麦持赞美态度;理由是作者将俾斯麦置于油画中心位置,且穿着醒目的白色制服。(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所示的决议是在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这一决议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人民公社的弊端。从图中可以看出,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根据所学知识,人民公社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跃进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苏格拉底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B.法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的“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可以推断出材料肯定知识的力量,体现了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思想,其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641年,英国《大抗议书》中写道:“比一切东西更有力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宜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据此回答:
(1)从所引材料看,议会针对什么行为提出抗议?
(2)在抗议书中,议会是怎样抗议国王的?
(3)议会抗议国王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l)国王不经议会同意强行征税的行为。
(2)宣布国王不经议会同意而征税是非法的;立法规定国王必须受法律制约。
(3)说明议会有决定征税的传统权力;议会限制王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的力量增强;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十分激烈;国王的专制行为受到反对;议会采取和平的斗争形式;等等。
本题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与阐释能力。解题时,可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材料信息加以概括,回答第(1)(2)问;第(3)问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可结合《大抗议书》所反映的英国国王与议会斗争的实际,从多角度考虑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