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管理家政。”产生这一统治方式的制度基础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内外服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总有可循之规律、可解之因果。请在下表中填入适当的文字。 (共14分)
历史之“因”
| ?
| 历史之“果”
|
?甲骨文的发现释读与后世文献的相互印证。
| ?
| ?①
|
②
| ?
| 逐渐形成古罗马的“万民法”
|
③
| 
| 15世纪末16世纪初,非洲、美洲遭受空前的殖民掠夺。
|
德国宰相俾斯麦实施“铁血政策”
| ?
| ④
|
⑤
| ?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两极分化。加上其它现实的、偶然的因素
| ?
| ⑥
参考答案: 每空文字组织1分。 (1)商王朝的存在被证实(或商朝历史成为信史)。(2分) (2)罗马进入帝国时期,为调整和处理帝国境内各阶层权利关系。(3分) (3)新航路的开辟。(2分) (4)19世纪中期德国的统一从可能变为事实。(2分) (5)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矛盾尖锐;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专制王权受到挑战。(3分) (6)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不断。(2分)
本题解析:考查的教材的基础知识,一般的难度。根据教材的原文内容回答即可,建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就要养成理解并记忆容易记混的知识点的习惯。特别要把握好历史概念的基本内涵和相关的延伸。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作用是( ) ①为工商业的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 ②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③为经济秩序的稳定提供了条件 ④使劳役人员才尽其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2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2分)
(2)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杯酒释兵权;设“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使统兵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看法:阻止了地方割据,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靖康之变,北宋被金灭亡(5分)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3分)
(4)说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皇权至上?
②爵位世袭制?
③确立中央、地方的行政关系?
④三公九卿直接由皇帝任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