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州
| 160;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最基层的行政区划都是县,表明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州是高层政区,而到了隋唐宋元则变为中级政区,清代则与县同列为基层政区,因此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根据图表可以看出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为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路府县四级制,这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这必然削弱地方的自主性,故B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有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以及六部,这是实行的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实行。故选C。A项实行三公九卿制度;B项实行中朝制度;D项实行二府三司制度。
点评:隋唐时期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时期,以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推行为标志。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容和他们之间的运作关系以及作用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
A.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
B.分封制确保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C.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D.分封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日:“……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成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日:“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日:‘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王日:“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他如议。”制日:“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见下图。

(1)据材料一回答,秦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议帝号的?“皇帝”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秦始皇确定名号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建立了怎样的官僚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背景:秦统一六国。由来: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
目的:显示功绩,确立至尊地位。
(2)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特征:中央集权;郡县主要长官皆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各级官职有明确分工,且相互配合与牵制。
(3)他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清朝在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
A.理藩院
B.宣政院
C.布政使
D.外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