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构成是
A.行省、路、州、县
B.诸侯王国与郡、县
C.州、郡、县
D.道、州、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元朝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统领路、府、州、县,距离省治远的地方,另设宣慰司统之。所以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构成有:行省,路,府,州,县。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四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 职 位
| 基?本?职?权
|
明中叶后期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8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4分)
参考答案:
(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2分),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2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
(3)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2分);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2分)。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2分),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2分)
(4)从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到相权逐步削弱最终被废(2分);君权力越来越大,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发展到绝对的君主专制(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2分)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出适合自己需求的政治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遗书》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据材料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3分)
材料二 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它静谧而沉寂的遗址深处,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政治制度产生的条件。(5分)
材料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3)材料三体现了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4分)
参考答案:(1)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或是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二者相辅相成;血缘与政治相结合)(3分)
(2)不同:中国君主专制;雅典民主制度
条件:三面环水;多港湾;商品经济发达;小国寡民的城邦;人文主义盛行。(3分,答出三点即可)
(3)特征:分权制衡;选举制;任期制;共和制;代议制(间接民主)。(4分,答出四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政治制度、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不同。
(1)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由材料可知“立子立嫡之制”、“封建子弟之制” 分别指宗法制和分封制。二者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主要依据。
(2)由基础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政体,具有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的特点;古代雅典的政治制度是民主政体,具有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的特点。考查基础知识,古代雅典政治制度产生的条件:三面环海,山多地少;海岸曲折,港湾众多,商品经济发达;小国寡民的城邦;人文主义盛行;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条件,宽松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
(3)从材料中归纳出特征。由材料中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可得出分权制衡;选举制;任期制;共和制;代议制(间接民主)等特征。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政治制度、近代法国民主政治
点评: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古代希腊属于海洋文明为民主政治;古代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为君主专制国家。古代雅典政治制度产生的条件:三面环海,山多地少;海岸曲折,港湾众多,商品经济发达;小国寡民的城邦;人文主义盛行;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条件,宽松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
1875年宪法的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任期7年。他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间接选出,众议员由普选产生,内阁对参议院负责。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必修1
材料三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
材料四 图片反映的是指鹿为马的故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些制度?并指出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8分)
(2)材料三中的“寡人”是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他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制定了怎样的律令?(6分)
(3)材料四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明四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分封制、宗法制。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8分)
(2)秦始皇;依据:他自称皇帝;创建了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制定了秦律。(6分)
(3)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汉:汉武帝建立新的决策机构“中朝”,成为朝廷决策的重要机构。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4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 公、侯、伯、子、男都拥有不同数量的封地,反映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分封制的作用是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格局。根据材料二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以血缘的亲疏来划分政治等级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宗法制;其作用可结合所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表现。
(2)材料三 “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说的是灭掉六国,完成天下统一。由此得出“寡人”指的是秦始皇;根据所学可知他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的政治制度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律令则是秦律。本题需要学生对秦朝政治制度的内容加以了解。
(3)材料四“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反映了赵高权势过大,危及皇帝, 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统治者都采取措施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根据所学作答即可,但要做到答出具体的措施:汉:汉武帝建立新的决策机构“中朝”,成为朝廷决策的重要机构。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统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内朝、 三省六部 、二府三司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关于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图一烧纸祭祖 图二 种树祭祖 图三 网上祭祖
[? ]
A.形式不同含义不同
B.均表达了对先人的哀思,和古代宗法制度有关
C.均是封建迷信,应否定
D.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利于政治建设的现代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