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的核心是“天理”,认为“天理”里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不是核心,C是修养的方法,D是王阳明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王阳明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说:“人是天地的心。”又问:“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说:“只是一个灵明。”王阳明解释说:“我的灵明就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这表明王阳明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王阳明的思想。 根据王守仁的观点,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强调个人意志、愿望是决定性的东西,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相一致,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说:“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
B.提出了新的近代社会方案
C.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
D.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但是并未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来,还是固守封建的政治制度。因此B项错误,故选B。“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公其是非于学校”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虽未提出近代的社会方案,但是也提出了提高相权制约君权的思想,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也具有进步性。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思想文化的发展·明代思想文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5分)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3分) 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3分)
(2)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9分)
参考答案: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3分)
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3分)
(2)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者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实学;(3分)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3分)
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3分)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明清之际”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问实际上主要考查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些最敏锐的心灵”指的是,在明清之际所涌现出的一些进步思想家,他们竭力反对和批判君主专制,反对封建伦理纲常,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政治理论等。这些进步思想家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清之际,涌现出了一些进步思想家,他们竭力反对和批判君主专制,反对封建伦理纲常,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政治理论等。具体体现在:?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实学;?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批判思潮·顾炎武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批判思潮·黄宗羲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史》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