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
[? ]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判断题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曾经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走西方什么路?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是指什么?结果又是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走自己的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探索历程有何认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4、判断题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应是(?)
A.中共成立之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5、判断题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我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开始改变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我国的棉布生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