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一孟轲《孟子·告于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苟况《苟子·性恶》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两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方法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所著《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作者指出:19世纪是中国受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中国复兴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统治的世纪。书中提到:19世纪英国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给世界带来的却是殖民战争,20世纪的日本也给世界造成了灾难;现在,美国的一些做法人们也有目共睹。根据这样的逻辑,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把忧患带给世界呢??
(3)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对材料四的疑问给出个文化传统层面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家有一句名言:“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但这个观念却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与时代潮流发生冲突,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观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异: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它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3)不会。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主张社会稳定、和谐,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所以担心中国统治世界是没有根据的。
(4)这一传统观念对中国人亲情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但这个观念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和今天的工业时代和市场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自由独立思想产生了矛盾,所以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C.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 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明末清初时期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批判继承儒学,儒学重新焕发生机。因此选D。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
点评:本专题把握一条线索,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特别注意的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 ]
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 www.91exAm.org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
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