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后,于1 906年( )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B.裁撤军机处
C.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D.设立责任内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预备立宪的过程及与立宪派与君主立宪的区别。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攫取了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B.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1958年。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可以看出当时党和政府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所学可知这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故D项正确;1958年,一五计划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B项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无关,故排除;C项是大跃进运动,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假如你是一位国民党统治后期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会经历到:
①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②受到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只交商品出厂税无其他税收?④半开工状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探究式组合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注意材料的时间信息:国民党统治后期。 由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民族资本家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加上国名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族工业大多处于半开工状态。所以本题答案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人类发展史上,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们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的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概述孙中山是如何领导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的?
(2)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3)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些重大理论贡献?
参考答案:(1)斗争方式: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组织上: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了系统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实践上:发动了武装起义,领导了辛亥革命。
(2)吸取大革命(或秋收起义)失败教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敢于创新的个人品质。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答对一点得1分,该问得分不超过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