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皆此理之流得,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A.“理”是世界是本原
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理”在社会实践就是三纲五常
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指出:“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该文章表明经济全球化
①加速了资本要素的跨国界流动?②使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趋于公平?
③正在加剧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④扩大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
[? ]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4分)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光明日报》
|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
《全球文明史》(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
| 19世纪末,一位参观美国白宫的日本游客在自己极为满意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这种民族情绪:“我们使蛮夷痛苦地仰望,我们伟大日本东方帝国的荣耀。”
|
《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吴楚克著)
| 无产阶级革命是在抛弃了民族偏见提升到阶级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革命,这在人类革命史和国家史上是从来没有的。……但是矛盾的转化绝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苏联的)问题就出在一些人简单地用社会主义革命代替了民族解放运动,用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了民族自身的发展。
|
(1)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日本游客各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经济原因及影响。(10分)
(2)据材料概括苏联历史发展中潜在的问题,(2分)它产生了什么危害?(2分)
参考答案:(1)梁启超:忧国、救国;日本游客:骄傲、自大(自豪)。(4分)
原因:
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3分)
日本:明治维新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日本成为亚洲经济强国。(3分)
影响:
中国: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分)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蔓延,走上侵略扩张道路。(2分)
(2)问题: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忽视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4分)
危害:出现民族不满,进而导致民族分离运动。(2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关于中、日、苏三国的文学作品为切入点,考查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民族主义的影响。第(1)问“民族情绪”从梁启超的言论和日本游客诗歌的语气中获取信息归纳;“原因”即中日两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注意是“经济”原因,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即中日两国不同的经济、思想状况产生的政治影响,对中国而言,主题是“救亡”;对日本而言,主题是“扩张”。第(2)问的“问题”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是“简单地用社会主义革命代替了民族解放运动”,即忽视了民族问题;“危害”从著作名称即可得出。
点评: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是在近代随着列强对华的侵略的不断加深而出现的。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亡国灭种危机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个阶层掀起了救亡的运动;因此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和民族救亡结合在一起的;日本的民族主义是民族自大,是和侵略扩张结合在一起的;苏联的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混淆了,忽视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使得苏联的民族问题越来越严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写道:苏格拉底“抨击智者冒充热爱民众,实际上却是阿谀奉迎,反复无常。而伯里克利等政治家的错误在于,他们只是在满足公民的私欲中寻求其幸福和快乐。”材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关注兴趣从自然转向社会
B.主张由哲学家执政
C.对雅典民主政治丧失信心
D.力图重建道德价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反全球化运动的人士并不反对那种作为客观趋势和自然历史进程的全球化,而是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①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②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④全球贫富分化日益扩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采用排除法。本题考查全球化带来的危害,关键信息: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由“并不反对那种作为客观趋势和自然历史进程的全球化”可知①不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