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其总人口达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47%以上。
材料三 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金开始在市场流通,欧元区各国货币逐渐回收。到2002年7月1日,欧元区12国的3.4亿欧洲人使用统一的货币,这使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与会各成员国领导人对亚太地区经济的中长期前景表示乐观,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会议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4分)
(2)请简述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并说出其性质。(3分)
(3)分析欧元区各国和APEC成员国能开展有效经济合作的原因。(4分)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标志着我国
A.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大转变
C.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D.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3、判断题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奠基者是(?)
A.李四光
B.钱学森
C.袁隆平
D.詹天佑
4、判断题 下图为 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被称为“马车铁路”。这条铁路应该是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粤汉铁路
D.沪宁铁路
5、判断题 材料一?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材料二?由于冷战的加剧,法国政府认识到它无法阻止德国再武装,也无法阻止德国政府获得其相关主权。同时西德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法国无法继续限制德国的煤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果能够超越国界,把两国的煤钢合并在一起,一方面既可以剥夺德国在煤钢领域的特权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法国消除战争的威胁。此外,这两个部门又最易联合,法德两国的工业垄断资本早已在这两个部门互相渗透了。而法国本身也对德国的这些资源感兴趣,因此法国政府改变了以往对德国的压抑政策,提出一个合作政策来协调两国之间在这些重要资源上的合作,避免过去互相之间的竞争和不信任。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提出一项计划,希望联合经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生产,并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对之进行管理。该计划一经公布,就立即得到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的支持,德国人认为煤钢的联营将使“法德之间任何战争不仅会成为不可想象的,而且物质上也将是不可能的”。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四国也迅速作出反应,赞同舒曼计划所提出的设想。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个欧洲大陆国家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名《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因舒曼计划而产生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把战后开始的西欧联合向前大大的推进了一步,使得西欧联合获得了一次实质性的突破。舒曼计划从此被誉为“欧洲的出生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中后期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西亚产油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倡议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的影响。(10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