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相对孤立与隔绝的状态,影响深远。就社会生活领域而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餐桌上:东南亚的胡椒、肉桂等廉价香料进人欧洲寻常人家
B.物种上:马铃薯、番茄、玉米等超出美洲范围传到亚洲
C.人种上:美洲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
D.穿着上:中国丝绸、印度棉制品从此在地中海区域大量转运销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因此不可能看到中国丝绸、印度棉制品从此在地中海区域大量转运销售,答案为D.
考点:新航路开辟
点评: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问题一: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行抵美洲纪念活动。
(1)“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世界市场工业文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2)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欧洲为中心。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2)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为工业文明的崛起提供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工业文明崛起后形成对中国的冲击,使得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同时在被动的交流中引进机器大生产,出现了官办的洋务企业和民办的民族工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了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这段话说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最终确立
C.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D.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大洋洲……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秘鲁……南非和澳大利亚……东印度群岛”可知世界各国都有经济交往,这说明当时世界经济联系加强。所以答案选D。由材料时间“19世纪中期”可知,这时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没最终确立,最终确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观察下图,这是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景象的真实写照。这说明

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煤成为当时唯一的动力能源
C.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享受风
D.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混浊不堪,臭气熏天。说明人们在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故选D。
点评:工业革命的影响启示我们:
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
③ 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个反映十九世纪晚期美国人民生活的剧本准备了四个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坐汽车上班
B.乘飞机旅游
C.打电话聊天
D.在电灯下看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