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最后确立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判断题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①建立人民公社?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判断题 (12分)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1)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1分)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和政策因素。(4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3分)
材料三?浙江省温州地区二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财政收入 (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1979
| 7.78
| 14.12%
| 1.35
| 66.0%
| 6.30
| 42.5%
|
1993
| 44.53
| 8.7%
| 18.68
| 54.4%
| 92.51
| 36.3%
|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4分)
4、判断题 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 ]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