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说:“共和国家成立以后,是用谁来做皇帝呢?是用人民来做皇帝,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形象地描述了要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
B.平易地解释了要实行民权主义的思想
C.通俗地表明了要建立君主立宪的思想
D.无奈地迎合了老百姓心中的帝王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共和国家成立以后,是用谁来做皇帝呢?是用人民来做皇帝,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的描述可以看出,孙中山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这属于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美术界主要流派是
A.新写实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
B.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精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问答题(20分)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6分)
(2)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3分)结果怎样?(3分)
(3)江泽民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20世纪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两次理论飞跃是什么?(4分)
(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存在较多的相似点,请扼要归纳一条共性。(2分)这些共同的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怎样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6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分)
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3分)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4分)
(4)都主张与中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或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分)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与理论,但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2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3)毛泽东、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的时代特点,以及当时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分别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等等。最后一问属于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点评:20世纪中国的三位伟人、三大理论和三次巨变
伟大人物
理论成果
理论特色
历史巨变
孙中山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领导改革开放,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