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是( )
A.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
B.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长治久安
C.避免了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
D.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D明显不符合题意,B属于史实性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2分)分权与制衡在不同政体中都有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中国历代官制》
(1)据材料一,说明三省六部制怎样协调君权和相权的?(6分)
材料二 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汉密尔顿主张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认为这是防止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可靠办法,也是避免暴政的最好途径。同时,他认为应该在立法机构内部进行权力牵制,以防止国会权力过分集中。
——《论美国政府的分权制衡机制》
(2)汉密尔顿的主张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三 曾高度评价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近期多次抨击当今美国式的三权制衡体制,认为分权制衡对行政造成太多掣肘,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发出美国式政治无路可走的哀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分权制衡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说明:分割相权;集体议政;皇帝诏书需宰相副署。(6分)
(2)体现: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分属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互相制约;国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二者互相制约。(4分)
(3)认识:分权制衡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利于政权的稳定;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效率低下。(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察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划分层次,主句分析。“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说明通过分割相权加强君权。“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材料说明决策的方式是集体议政;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可以提炼皇帝诏书需宰相副署。
(2)本题考察美国宪法的核心内容。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关于历史认识应该是从材料一、二、三中得出的。需要对不同的时期,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787年宪法贯彻了“分权制衡”的原则,以防止专制的出现。在美国建立共和制的时代,世界上的封建专制势力还很强大,美国分权制衡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利于政权的稳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分权制衡对行政造成太多掣肘,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材料表明,如处理不当,分权制衡的体制容易造成效率低下。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唐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省六部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由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当时(?)
A.国家管理制度非常落后
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矛盾
C.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管理国家
D.国家政权由严密趋向松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故A、B、D不正确,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朱子语类》中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藩镇割据之弊严重
C.皇权与相权之争激烈
D.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 析:题干中意思是宋太祖从钱、权、兵三个方面入手,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藩镇割据之弊严重是上述措施的原因;积贫积弱局面形成是上述措施的影响;题干中说的不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选A
点评:关于宋朝的制度,还可以考查选官制度的发展(科举制的演变)、经济上的不抑兼并政策、国防上的守内虚外政策、治国上的重文轻武思想等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