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 ]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民族压迫
C、主张民族平等
D、反对满洲民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与成果之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康有为一《新学伪经考》
B.陈独秀一《文学改良刍议》
C.李大钊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毛泽东一《新民主主义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陈独秀在1920年12月的《新青年》发表《民主党与共产党》一文,指出:“资本和劳动阶级未消灭以前,他两阶级的感情、利害全然不同,从哪里去找全民意?除非把全国民都化为资本家或都化为劳动者,才真有全民意这件东西存在,不然,无论在任何国家里,都只有阶级意、党派意,绝对没有全民意。”据此得出的准确结论是
A.陈独秀主张消灭劳动阶级
B.当时中国存在两党的对立
C.马克思主义影响了知识界
D.资本和劳动阶级难以消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推断、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引文反映了陈独秀反对资产阶级民主而鼓吹无产阶级民主,原因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由“1920年12月”可知当时应该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马克主义传入中国,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问题”与“主义”之争要不要
A.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B.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
C.多谈些理想的主义
D.用理想的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与主义之争。他们双方的分歧是:要不要多研究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要不要多谈论理想主义的问题,实质是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