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
A.民主与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五四运动后,由于先进知识分子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史学家陈超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注意材料的叙述,第一次反思在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的器物然后是制度,结果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均失败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然后开始思想的革命,开始放弃学习西方转而学习社会主义,开始于新文化运动后期学习马克思主义,所以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
[? ]
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归纳与分析的能力,结合已学史实可知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侧重于学习西方科技(器物);第二阶段: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侧重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制度);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侧重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思想),据此分析可知三个阶段是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鼻祖
B.朱执信曾在《民报》上介绍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C.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主义学说的人物
D.辛亥革命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正确,梁启超较早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宣传西方的政治思想为变法服务,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B项正确,1906年朱执信曾在《民报》上介绍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曾翻译了“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样的经典句子;C项正确,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系统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代表作品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