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8年陈独秀把威尔逊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次年却觉得威尔逊提出了“不可实行的理想”,是“威大炮”。陈独秀对威尔逊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美日在亚太地区激烈争夺
B.战后没有对日本天皇进行审判
C.巴黎和会损害了中国权益
D.美国最终未参加国际联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1936年2月24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它刊登了当时解决远东危机的四大关键“元首”的照片:日本天皇、满州溥仪、斯大林、蒋介石。下列关于当时时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助长了日本侵略的气焰
B.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C.在日本扶植下溥仪称帝,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和侵华基地
D.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利于解决民族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助长了日本侵略的气焰”不符合史实,应当是助长了德国侵略的气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要求在会内讨论山东问题,日本要求会外直接交涉。最后在美国的设计下,作了在华盛顿会议的“边缘”进行会谈的安排,由美、英两国列席观察以及必要时调解纠纷以弥分歧。这反映了
A.美、日在山东问题上利益一致
B.美、英对日本形成一定牵制
C.中国未能维护本国利益
D.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获利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我们知道,日本要求中日双方在会外讨论山东主权的问题,企图为自己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国国力弱,希望借助国际会议的平台牵制日本。从结果上看,美英等对日本的提法进行了纠正,反映了对日本独占中国的形势不满,对日本形成了一定的牵制。故选B。A项明显错误;C项偏离了材料的中心意思,材料主要说的是英美对日本的牵制;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也未体现。
点评:山东问题是华盛顿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重新划分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列强势力范围。在这次会议上,英日同盟被解散,日本的侵略野心受到抵制,但是日本原来通过侵略获得了利益被西方列强承认。美国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胜利者,打破了日本在中国的独占局面;中国则是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的影响有:
①缓解了欧洲安全 ②改善了法、德关系?③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 C 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1921年 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 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你从该漫画所获取的信息是什么?(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发起华盛顿会议的目的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信息:美国无法实现操纵国际联盟计划。(3分)说明:美国最早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建立国联,但美国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美国利用国联来称霸世界的企图最终破灭。(4分)
(2)目的:政治上拆散英日同盟;海军力量上抑制英国的优势;遏制日本在太平洋和远东的独霸行动。(3分)影响:缓和了列强对亚太地区利益冲突;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中国成为最大受害者。(5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漫画的解读能力,漫画题需要首先阅读漫画,看清漫画的注释,其次是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归纳,漫画中“1919年”“凡尔赛宫”“国际联盟”“希望注定要无情破灭”等信息,结合已学可知美国最早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建立国联,但美国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美国利用国联来称霸世界的企图最终破灭。第(2)问,考查调动、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及已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遏制英日同盟及其势力,发起华盛顿会议,使美国取得了在亚太地区的主动权,但是以牺牲中国的利益为代价的,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