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所做的贡献不包括
A.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B.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肯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
D.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首批经济特区,除深圳、珠海、厦门外,还有
A.海口
B.广州
C.温州
D.汕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单位:公斤/年)

出现上表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尚未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D、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直接影响人民收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甲:“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乙:“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就是好地方,报春鼓点先敲响。三年买进三大步,梧桐引来金凤凰。”甲乙比较,乙所描述的景象出现于:
[? ]
A.三大改造完成后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进程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