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如秦朝为避讳秦始皇赢政的“政”,改正月为端月;汉朝为避讳刘邦的“邦”,诏书引“协和万邦”为万国;唐朝为避讳李世民的“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上述历史现象表明?
①实行文化专制?②体现皇权至高无上③汉字变化有其规律性?④封建的尊卑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显示的是避讳政策,不是文化专制的内容,①错误,也不是汉字的研究③错误,通过避讳体现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等级制度,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所言“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分别指的是
A.前人笔记与碑刻史料
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
C.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
D.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文献史料: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再结合题目的 “证明《史记·殷本纪》 ”说明当时研究的是商朝时期的历史,根据其历史特征,最符合的是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8上海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度居高不下,其原因是( )
A.大跃进推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得到广泛认可
C.和平与经济发展使生存环境日益改善
D.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小农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实际上是一个比较题,实际上是要求比较建国前后人口变化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建国后有利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长的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禅宗语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此主张类似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的仁恕学说
B.朱熹的理学
C.董仲舒大一统主张
D.王守仁的心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王阳明心学的观点“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相类似,故选D。A孔子提出“仁”的学说;B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与题干材料不符。
点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核心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天理”。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发展的内因主要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A、C项不是主要原因;B项属于外因,均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