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
[? ]
A.它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B.各国君主还没有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C.它明确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D.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彼特拉克在《阿非利加》中这样写道:“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材料中的“先世纯粹的光芒”是指
[? ]
A.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
B.启蒙运动时的理性主义
C.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
D.文艺复兴时的个性解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38分)社会转型是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文艺复兴时期,不可能也不应当区分古代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因为它们是合二为一的。
(1)结合所学,说明“古代世界”和“人的发现”分别是指什么;(4分)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4分)
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引发人们对失去人心的政府,或对专横的文化意识形态,或对等级社会制度的反对。
(2)结合世界史的史实,参照范例,论证材料中的某个观点。(8分)

民国初期,有人认为:“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
(3)结合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期间的相关史实,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说明“甲午”和“庚子”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影响。(16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不断进调整,如下:
?
(4)根据上表,概括1979年以后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的趋势,并从经济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古代世界”是指古希腊、罗马。(2分)
“人的发现”是指人文主义。(2分)
继承:人文主义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精神;(2分)
发展:人文主义者打来源:91考试 网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提倡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2分)
(2)观点:明确写出观点,2分。
论据:时间、地点、人物、借鉴的内容或引用的思想、发生的事情、反对的事物,各1分。
典型的事例有《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
(3)政治:甲午、庚子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促进了国民觉醒;(1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2分)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2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或民主共和政体);(2分)中国近代化进入到追求民主政治的阶段(或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分)
经济:甲午、庚子之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1分)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2分)清末新政鼓励兴办:工商业;(2分)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部分障碍;(2分)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1分)
(4)趋势: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趋向平衡。(2分)
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1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接近。(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不包括
[?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拉斐尔
D.薄伽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