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行自由,在和平时期及战时均然。”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战略意图是
A.维护各国在公海的利益
B.增强美国在公海的势力增强
C.维护英国在海上霸主地位
D.遏制德国军事势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出发,结合所学进行判断,可知③叙述有误。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是在六七十年代欧日的崛起。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成六于1989年,它的成立是区域化趋势增强的一个表现。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是在1763年;根据雅尔塔体系,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多极化趋势加强,因此①②④正确,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下列历史命题中,不属于历史规律的一项是
A.冲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B.世界政治文明经历了人治到法制、专制到民主的过程
C.二十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印证了中国古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谚语
D.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价值观多样化也是不可遏制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要求,ABD中的叙述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的C苏联的解体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的造成,不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造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两极格局的正式结束是在
A.1987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两极格局正式结束的时间,联系教材可知,因为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等原因,造成其经济滑坡、政治分裂、社会混乱,最终东欧各国于1989年发生剧变,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执政党地位,1991年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标志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此题答案为D。
考点:两极格局的结束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极格局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学生不仅要掌握其解体时间,也要掌握较详尽的解体过程方面的史实。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杜鲁门所说的“极权政体”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由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杜鲁门区分的标准时社会主动和意识形态。故选A。B、C、D三项结论明显不符合题意,均为从社会制度方面进行分析。
点评:冷战是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为标志。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冷战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冷战的背景、具体内容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