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九)
2017-07-11 03:00: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唐宋时期沿海港口城市蕃客云集,此处“蕃客”主要是 ( )。 A.徽商、晋商 B.西域商人 C.波斯、阿拉伯商人 D.西藏商人
|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依据材料二,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了‘微澜’”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3)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并据此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4、选择题 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 A.西汉 B.唐代 C.东汉 D.宋代
|
5、选择题 《五行大义》(隋朝)社会等级排序:仕 庶 农 商 工;《二十五等人图》(唐朝)社会等级排序:士 工 庶 农 商。对以上两文献中社会等级的排序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彻底变化
B.工匠身份在唐代未发生明显变化
C.唐朝放弃了农本政策
D.仍然受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