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①倡导无为而治②维护农民利益?③主张重农抑商?④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自战国以来长期以来实行的一项经济政策,该政策这一方面可以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稳定的兵源,足够的徭役,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社会上的流动闲杂人员以维护社会的稳定。故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清朝康熙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惟频减赋。”其具体做法是
A.“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B.“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C.“总括一县之赋,量地计丁,一概征银”
D.“以田载丁”,“丁从地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清初赋税制度的改革,从题干得知:由于税重,项目繁多,导致“民心涣散”。为解决这一问题,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
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
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
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
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分析可得出商人富裕后买田置地,从中即可看出重农抑商传统观念对其的影响。 故选A。B项说法与事实相反,商业资本大都买田置地,并未大量的投入到扩大再生产;C项开拓市场和D项官商勾结材料未体现。
点评:在古代历朝统治者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用来排挤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农业的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在经商致富后把钱往往投资在土地上,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