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到新民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孙中山在思想主张上的重要变化
①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②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
③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④民主主义涉及工农的普遍要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孙中山、列宁都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下列理论属于他们共同之处的是
A.都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B.都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C.都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
D.都提出民族平等的理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孙中山和列宁都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并不一样。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提出社会主义的有关的理论;排除A;列宁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利益,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因此ABC都只说了一个方面。他们二人都提出了民族平等的理论。故选D。
点评:孙中山、列宁都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的思想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不同点是由他们各自的阶级利益不一样决定的,不同的阶级利益决定了他们的革命的目标和前途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都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革命,在反映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方面又是有共性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6分)
材料一

(1)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6分)
材料二?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三?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四?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2分)? 依据上述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2分)
材料五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3)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6分)
参考答案:
(1)理由: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分)
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稳定社会秩序、赢得印度独立;(2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为捍卫共和进行不懈斗争。(2分)
(2)道路(思想):孙中山:暴力革命(1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分)。
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1分);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1分)。
(3)孙中山的努力:颁布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4分)
华盛顿的努力:创立总统否决制度(1分)、创立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
A.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B.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够完善
D.缺乏彻底的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旧三民主义对于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势力进行反清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局限性,因此在革命取得一定成果后,很难将革命推向新高潮。在此题中A、C项的产生都是由旧三民主义局限性形成的,而D项是旧三民主义局限性的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