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古代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A.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的出现
B.唐朝各种诗体臻于完备
C.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D.唐朝诗歌风格多样的出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常识记忆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主要是?
[? ]
A.民间的歌谣?
B.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C.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D.宫廷祭祀时演唱的赞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晋国介子推给晋文公的绝命血诗中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为了表达对介子推高风亮节的追崇与痛惜之情,便下令把介子推死难(被烧死)的日子定为一个特殊的纪念节日,即我们今天的:
[? ]
A.腊八节?
B.清明节?
C.寒食节?
D.端午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
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
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能力,考点是中国古代文学。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认识经济和社会因素是推动古代文学形式变迁的最主要原因,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能够歌唱的词适应市井生活需要,逐步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故B项正确。A项是次要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代中后期,故C项时间不符;小农经济和农民因素与宋词的市民背景相反,故D项违背事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上海有一部断代体史书,首创“志”的体裁,经两代人合作完成。这部书是( )
A.《史记》
B.《三国志》
C.《汉书》
D.《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B项三国志是晋代陈寿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C项《汉书》是班固所作断代史,而且他是在其父亲班彪整理材料基础上所作。D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应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