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地位形势下,其对外贸易的政策是
A.“自由主义”
B.“重商主义”
C.“势力均衡”
D.“门户开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材料二?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
——《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从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认为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材料)(6分)
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
材料三中,卡尔顿?海斯提出了民族主义的两个定义,试用一句话综述其核心内容。并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6分)
有西方学者认为,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你对这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加以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新内容: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扶持弱小民族,实行民族自治)。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和独立(中华民族获得国际平等地位)。(6分)
(2)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6分)
(3)民族主义是建设民族国家进程中的政治行动。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分)
(4)反对(不同意)这一观点。民族主义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基础。(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及探究能力。第(1)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注意新、旧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的区别既可;第(2)小问借助于材料中提供的“西方统治”、“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和“土著中产阶级”三方面信息,可从政治、阶级、思想三方面分析20世纪初民族主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一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产生,二是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三是20世纪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发展,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第(3)小问将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与政治行动三者有机统一,即可阐述其核心内容,举例时注意时间限定,可用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加以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小问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从民族团结角度解说。
点评:关于三民主义,(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分析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重要素材,有些高考试题以辛亥革命切入,要求学生将必修一与必修三的知识结合起来,全面分析辛亥革命的特点;(2)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实质上体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差异,有的高考试题比较并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要求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3)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西方的启蒙思想相出将联系,要求学生认识启蒙思想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孙中山的? (?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主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民权主义是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 故选C。A项是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D项是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因此AD项均不符合题意。B项是迷惑项,无实质意义。
点评: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平均地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由于三民主义中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使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
B、致使革命阵营成份复杂
C、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D、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让步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B.“创立民国”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天下为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主要目的是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实现人民普遍幸福,这和民生主义相同。因此,民生主义最能佐证孙中山的平民立场,孙中山被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因此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