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历史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1)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前,中国
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2分)
(2)①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强大的封建帝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封建经济繁荣;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交流密切,民族融合加强。(4分)
②a、明朝中后期以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b、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严重地限制了生产力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c明清统治者实行严格的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制约了科技的进步;
d、当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时,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直接阻碍了中国跟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失去了学习别人提高自己的良好机会。(6分,任答3点)
而此时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理性主义确立(启蒙运动),促进了科技的迅猛发展。(2分)
本题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阅读、处理表格信息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二抓住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时间段,是在公元1600年前后,即处于明朝中后期,由此可得出在1500年之前中国科技领先世界,之后逐渐落后于世界。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调用已学知识分析归纳的能力,应结合中外科技发展的表现,归纳概括出现变化和转折的原因,解题时一方面需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分析归纳即可,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分为两个时期分析,即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强大的封建帝国、明朝中后期以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假如让大家了解关于中国古代绿肥种植技术的知识,应查阅( )?
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书中记载的绿肥种植技术,是当时耕作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

(注:材料一为兰亭序?材料二为张旭草书)
材料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誉为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的四大发明。
提示:火药:唐代,人们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材料四:?《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2分)以上图分片代表了哪两个时期的书法成就?(2分)
(2)根据提示,任选两项发明,简述其在发明过程中的重要事件。(4分)
(3)据材料四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分)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2分)
参考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2分)?魏晋时期、唐代(2分)
(2)印刷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造纸术:西汉,出现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指南针:战国时期,出现司南;北宋用于航海?(有两点即可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古典文化
D.儒家学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文学上的是印刷术的普及,提高了印刷质量和速度,加速了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促进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而不是指BCD项,在战争上的是火药,航海上的是指南针,这些曾经改变了西欧的社会发展进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朱震亨是金元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他学医虽晚,但终成大器,这主要得益于他潜心研究了被后人奉为“医家之宗”的典籍──(?)
A.《黄帝内经》
B.《唐本草》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千金方》由唐代孙思邈著,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著作,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因此根据题干“医家之宗”可知A符合题意。
点评:直接选取法。一般用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能力的题目。此法是以平时的学业水平为基础,以认真审题为前提条件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阅题干,准确断定全部条件与答题指令,而且即使一眼看中了得分项,也不妨把全部选项都认真审阅一遍,找出干扰项排除的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