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八七会议上进行革命总结时,毛泽东“把国共两党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一座房子”,他?说:“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一样扭扭捏捏地搬进了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共在过去的革命中?
[? ]
A.未充分地发动广大农民?
B.没有坚持武装斗争 ?
C.忽视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D.没有做到独立自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民国时期的一封书信里这样写道:“东北已是共军的天下,国军困守孤城,为了当朝的既得集团利益,在和平的政治竞争上,敌不过共党的下层渗透和号召,只得利用美元、美械和武力想保持天下。”这封信应当写于
[?]
A.辽沈战役前
B.辽沈战役中
C.渡江战役前
D.渡江战役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1840—1949年中国的复兴之路中,“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遵义会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革命”一词,由此可知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3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北平所有名胜古迹,都受到了保护,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正常。……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给我们,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与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并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北平,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但无战争之忧;而南京虽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离港、澳、台近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在那时,按照薄一波同志的说法就是,“我们党要取得革命胜利,主要靠的自力更生,也离不开国际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定都北平正好可以更为方便、直接地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
——引自新华网2008年9月30日《新中国定都北京原因之揭秘》
材料三?党中央成立后,从上海开始,至北京结束,这一红色“巨流”,在其87年的艰辛历程中,几乎走遍大半个中国。党中央的这87年艰辛历程,饱含了党由于右倾、“左”倾错误带来的惨痛教训,也饱含了党在斗争中不断走向成熟的经历……。
——引自新华网2008年9月30日《从上海到北京,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史》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邮票反映的事件的名称并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邮票。(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领导中心分别确定在图1和图3的原因是什么?(12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定都北京的主要原因。(8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所在地变迁所反映的主要问题。(9分)
参考答案:(1)①图2,中共一大召开,中共诞生。②图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瑞金。③图1,抗战指挥中枢——延安。④图4,西柏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8分)
(2)原因:延安——红军长征胜利达到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重心转移到此。(6分)
瑞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色根据地壮大。(6分)
(3)北京历史悠久,城市保护完好;中共领导人和民主人士的要求;定都北京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北京作为首都在地理上,容易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8分)
(4)反映的主要问题: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是党内右倾、左倾错误带来的惨痛教训;反映中共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历程。(9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是内涵式问题,答案要源自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第(2)是外延式问题,要联系红军长征的主要进程以及原因作答。
第(3)题是内涵式问题,答案也要取自材料,根据材料的内容提炼答案,在提炼过程中,联系历史、地理、政治等因素很重要。
第(4)题是内涵式问题,要联系中国共产党的由小到大历程分析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