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文革”结束后,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因此只有A符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考点: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点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出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底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理论正是在思想解放和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背景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背景下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地区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主要原因不包括
A.民族地区农村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B.根据自身条件,发展乡镇企业,发展民族经济
C.少数民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
D.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其中平均地权的直接目的是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D.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平均地权”,依照教材内容可知,直接目的是增长的地价,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可知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思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排除A项,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没有民本思想。其次,B项民族主义思想的初期是推翻清朝统治,后来又增加了反帝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是其思想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建立民国,也不符合题意。植树主要反映了孙中山关注民生。故选D。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平均地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