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该材料表明
A.慈禧太后已对李鸿章产生了怀疑
B.李鸿章承认自己是“康党”成员
C.李鸿章支持维新派改革
D.李鸿章与维新派的变革有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说明戊戌政变后洋务派官员依旧主张改革或变法,他们在社会变革方面与维新派的变革有相似之处,但变革的方案不会相同,答案选D,A B C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和题意的真实意图。
点评: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基础上维新变法思想得以兴起并快速在中国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但维新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较为激进而总体上他们都赞成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发展资本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学家把下图中三位先进的中国人掀起的运动称为近代化运动,主要是基于他们要求
[? ]
A.民主和科学
B.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彻底废除旧制度
D.发扬新思想,弘扬新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A.抛弃了进化论思想
B.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本质
C.欲从传统思想中寻找价值
D.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得出,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追求强国梦想,原本以为中国人也会像西方人那样,具有生存竞争的实力,打造出一个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然而,欧洲惨绝人寰的悲剧,使得知识分子们如梦初醒,意识到西方先进文明也并非万能,开始重新思考文明的趋向,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副对联反映了哪一派的态度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了对洋务派创办同文馆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持反对和批判态度,这符合固守传统文化不变的顽固派的特点,所以答案选B,C D两项也主张向西方学习。
点评: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B.?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 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为洋务派的主张,B为激进主义者的思想,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