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他推动了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潮。他是( ?)
A.李贽
B.王阳明
C.陆九渊
D.顾炎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陷入低潮
B.b: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c:魏晋南北朝隋唐道佛发展,儒学受冲击
D.d:明末清初思想批判的推动,儒学得到新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既要准确反映题中表格的曲线走势,也要联系所学知识。a段的下降是因为秦朝的“焚书坑儒”、b段的上升是因为西汉中期的“独尊儒术”、c段的下降是因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发展,这样地儒家思想地位走势与表格曲线趋势及所学知识吻合;d段的下降趋势不能说明儒学的新发展(尽管课本上有儒学的继承与变异、批判与发展这样的说法),只能说明儒学正统思想主张受冲击,儒学的实际影响力下降(尽管儒学的思想正统地位没有动摇),故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了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一一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身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然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一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据材料二分析,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 对本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近年来,“孔子学院”相继在韩国、法国等世界许多国家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结合儒家思想特点和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孔子学院"为什么能在许多国家开办?
参考答案:(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地位:自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内容:忠孝一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影响:丰富了韩国的民族精神,为韩国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了韩国经济发展。
(3)原因:孔子主张“仁”,“以德治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为当今世界各种矛盾的缓和化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儒学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和现今社会儒学的新发展。第一问很简单,据材料和所学回答;第二问,关键要结合材料分析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切忌泛泛而谈;第三问,通过分析儒学的内容中对当今社会的作用来解答。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董仲舒所处时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又有了怎样的发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仁”。
(2)主要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提出“三纲五常”。影响: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学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态度: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服务。
(4)明朝: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两宋以来的理学,将之发展为心学。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批驳道家思想
D.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