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三 1861年《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四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材料五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俄国社会经济史》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说说农奴的处境。(2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分)
⑵结合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⑶材料三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2分)
⑷材料四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3分)
⑸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4分)和实质(1分)。
2、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在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经济近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农奴制后,俄国有2250万依附俄国封建农奴主的农民获得了解放,在法律上成为有财产的自由人,同时恢复农村公社(即村社)对农民的管理。沙皇政府声称:“公社是俄国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从欧俄50个省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1861~1870年为每俄亩29普特,1871~1880年为31普特,1881~1890年为34普特。
——M·莱文《俄国农民与苏维埃政权》
材料二? 1897年居住在欧俄的47.2%的贵族地主通过出售或出租土地等方式远离农村,移居到城市,但在1858年只有15%~20%。部分贵族通过抵押土地和出卖土地获得的资金用于商业或俄国的新兴产业。1882年在莫斯科大约有500个世袭贵族办企业和234个世袭贵族开工厂。但比较普遍的是贵族把资金投在国家债券或者铁路、银行和其他私人企业的有价证券。据1882 年资料统计,正是这类投资的股息或利率成为许多莫斯科贵族大部分收入的来源。
——周静《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贵族的经济状况》
材料三?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离土不离乡”,广泛使用强制劳动,成为俄国工场手工业的一种普遍特征。废除农奴制并不意味着农村封建关系的终结,错综复杂的传统的超经济的剥削方式在俄国庄园里继续盛行。沙皇专制政府成为自上而下的迅速工业化的发动机,使俄国的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矛盾性:为了募集资金,沉重的赋税负担不得不压在农民身上,而这样又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投资。
——张宗华《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农奴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及沙皇政府声称“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的主要目的。(3分)
(2)据材料二,归纳贵族获取财富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俄国现代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对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及其理由。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俄国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4分)
3、判断题 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的根本原因
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
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
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囯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囯。日本的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岳麓版选修1
材料二 “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图示收效显著为要。
——明治天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6分)结果有何相同之处?(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5分)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有人认为,彼得一世领导的近代化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只重视以军事技术为核心的西方技术文明,以及西方的一些艺术和生活方式,却忽视了学习西方的制度。他建立了许多工厂,但工人都是农奴,劳动力是强迫来的,因而没有劳动积极性。18世纪的俄国依旧是一个专制的农业国,没有社会变革的力量。彼得大帝领导的工业化,就像是在沙漠上插花,土壤没有改变,插得再多也没有用。 ?
彼得一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完全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改革。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了更残酷的奴役。从彼得一世时期起,贵族地主可以任意判决农民从事强迫性劳动,甚至将农民赶走。?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彼得一世改革的看法。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