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材料二 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
材料三 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材料四 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
材料五 非待所有会员轮流讲毕之后,一人不能讲二回。一人所讲,不能过五分钟之久。……如有言过其时者,主座当起立敲案或摇铃,且曰:“言者之时间已过”,以止之。?
——以上材料均选自孙中山《民权初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到材料五,孙中山认为开会应该在哪些方面遵循规则?(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不能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孙中山是怎样理解民主的内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理解孙中山为何认为国民学会开会是实施民权的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会长的职责;会员的义务;表决规则;发言规则。
(2)遵循规则;少数服从多数;尊重他人的言论自由。
(3)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的压抑,丧失了合群的天性;中国人不会通过开会行使权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 ]
A.平均地权?
B.奖励实业?
C.保护工商?
D.土地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权主义,其目标是
A.反对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B.反对帝国主义侵犯中华民族的利益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D.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A、B两项很容易排除。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封建,孙中山所倡导的民权主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本题最容易错选的是D项。君主专制制度有两种形式,一是资本主义的君主专制,如拿破仑的专制等,二是封建专制,如清王朝的统治。所以,D项并不完全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探究活动课上,老师拿出了一张卡片让几位同学分析。小王说:这是1905年提出来的三民主义;小李说:说这话的时候孙中山的思想已经明显转变;小孙说: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小刘说:这话不会是1905年说的,应该是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时提出来的。老师肯定了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这位同学是
A.小王
B.小李
C.小孙
D.小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中三民主义首次提出时间是孙中山1894年成立兴中会时,所以小王和小刘的说法错误;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体现的思想是三权分立,达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所以小孙的说法也错误,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