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中拉开文学革命序幕的是
A.《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
B.《敬告青年》《文学革命论》
C.《文学改良刍议》《孔乙己》
D.《狂人日记》《孔乙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主张国民文学和写实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在此之后文学革命展开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下是林纾等人对某事件的看法:“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义亡,以放荡为自由,以攘夺为责任……直与猩红热、梅毒等输入无异”,“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下列对此分析不准确的是( )
A.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B.西方思想传播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冲击
C.新思潮引起了旧势力的仇视与恐惧
D.反映了该事件存在对中国文化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探索,一些知识分子对此不满,材料信息反映的并非列强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故选A。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该事件宣扬的“功利”“科学”使很多人丧失礼义道德,使社会风气日益堕落,故B项正确;该事件企图“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了林纾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和指责,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11年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郭嵩焘去世120周年。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这表明其
[? ]
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C.认为造船、制器并不重要
D.赞扬西方技术先进,排斥其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耨文化运动的掌握和理解。新文化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能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A、D应排除。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B应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19年3月,林纾在上海《新申报》发表短篇小说《妖梦》:一人梦游阴曹,并被告知“阴曹大有异事”,“凡不逞之徒,生而可恶,死亦不改,仍聚党徒,张其顽焰”。途见一城市广场上有一所“白话学堂”,门外大书一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校中容貌丑陋,长喙如狗,似欧西之种的“鬼中三杰”——校长元绪;教务长田恒;副教务长秦二世,最后被能啖食月亮的罗睺罗阿修罗王攫食并化为臭粪。对此,你认为正确的表述是林纾
A.强烈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客观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政治、文学等领域的作用
C.所说的“仍聚党徒”是指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
D.用文学的形式发泄他与新文化运动不共戴天的激愤之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对联和校中人物的丑化可以看出林纾对主张白话文的新文化运动持法对态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