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史专家指出:(平民)日常食用消费仅只占微弱的比重……(官僚缙绅)却用之于追求雕琢、新奇或足以炫耀门第的豪奢消费,如操办豪华的婚丧喜庆、炫耀珍宝重器与竞建园林别墅等。他们的高消费具有传统的特权奢侈消费性质,与宫廷的消费相激荡……。由此可见影响明清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是
A.重商主义盛行
B.商品经济畸形繁荣
C.奢侈、攀比消费严重
D.吏治腐败,贪污猖獗
2、判断题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3、判断题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开封,“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这段材料可用来佐证
A.宋代豪放不羁的文学风格
B.人们偏安一隅的苟安心态
C.宋代市民娱乐活动丰富
D.宋代社会一片安定祥和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江苏松江府等。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一带各村庄都种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中国古代商业史》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50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金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到1919年八年间,建成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的企业的扩建,新增加资本达到1.3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⑵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最初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分)列举两个典型的民族企业。(2分)
⑶1928—193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4分)
材料三? 1942—1944年,日本从华北煤矿掠走近2000万吨煤;1938—1945年,从当涂、大冶等地掠走1670万吨铁矿石。日本还掠夺华商纱厂54家,占沦陷区华商纱厂的89%。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民族资本主义要获得发展必须清除哪些障碍?(2分)
5、判断题 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洛阳南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长安崇仁坊“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从材料可以看出,唐朝时期(?)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地点限制?
③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④政府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