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安徽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下表据《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统计,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 先秦
| 秦汉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 宋元
| 明清
|
人才数
| 3
| 55
| 34(隋3,唐19,五代12)
| 186
| 536
|
A.隋唐五代人才少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说明经济重心未开始南移
B.五代时期人才数量多于隋朝反映了乱世比盛世更易造就人才
C.明清时期人才数量最多反映了封建社会仍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D.人才数量总体不断增长反映了安徽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2、判断题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墓葬壁画。据此可知当时

A.嘉峪关地区出现农耕经济
B.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
C.曲辕犁在北方大规模推广
D.已被迫废弃均田制度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使用。牛力用于生产,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的一次革命,它对当时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是
A.私田开垦的规模扩大
B.精耕细作的程度提高
C.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D.土地国有制转变为个人土地所有制
4、判断题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
A.宗教信仰塑造文化
B.牛可以体现勤劳精神
C.以农业为经济基础
D.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5、判断题 专制王朝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 )
A.农民
B.地主
C.商人
D.手工业者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