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原子弹爆炸实验是在1964年,氢弹爆炸实验是在1967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是在1982年。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20世纪80年代起,拉美多数国家开始实施以贸易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 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外向型发展战略,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
拉美的经济改革主要在以下方面:1.贸易自由化。拉美地区的平均关税已从改革前的44.6%降低到13.1%。2.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企业或直接出售,或公开上市,或由管理人员和雇员购买,或由国家与私人合资。3.稳定宏观经济,降低通货膨胀率,减少财政赤字。4.税制改革。多征国内税,少征外贸税;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降低公司的利润税率;5.劳工制度改革。减少解雇雇员的成本和简化招聘临时工的程序,使雇员和雇主的关系更加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经过十年的改革,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结构确实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它们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从内向到外向的转换。基本上适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增强了拉美各国国民经济的活力,经济有一定的增长,通货膨胀率显著降低,财政赤字减少。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公越来越明显,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许多竞争力弱的民族企业陷入了困境。在降低贸易壁垒后,进口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处于不利的地位。国有企业私有化使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的生产集中不断加强。私有化使失业问题更为严重。
——摘自徐世澄《拉丁美洲国家发展战略的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拉美经济改革带来的问题,并谈谈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9分)
参考答案:背景:(1) 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中间道路”的出现;原来拉美国家对经济干预太多,经济活力不足,政府财政赤字大,不少国有企业管理不善,亏损严重。(6分)
(2)问题:收入分配两极化进一步扩大,贫困化程度加剧;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矛盾更加突出;降低贸易壁垒使国际收支处于不利的地位;国有企业私有化过度。(4分)
启示: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
前提;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机制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忽视政府的调节和指导作用。(5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拉美经济改革的背景可依据教材内容分析归纳,也可依据材料中的“它们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从内向到外向的转换。基本上适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些内容来分析,重点是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来分析,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及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都是拉美改革的背景。
(2)第二问,首先要分析出拉美经济改革带来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依据材料中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许多竞争力弱的民族企业陷入了困境。在降低贸易壁垒后,进口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处于不利的地位。国有企业私有化使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的生产集中不断加强。私有化使失业问题更为严重”来分析归纳。有关启示的问题依据出现的问题分析出解决的策略问题即是启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兼并之路”。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反对土地私有制
C.初步提出了社会保障思想
D.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董仲舒主张抑制土地兼并,结合史实可知这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所以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 C两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D项说法错误,董仲舒主张的实质是要保护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图中邓小平否决了撒切尔夫人为维持其在香港的殖民利益,向中国方面提出的

A.主权与治权合一的建议
B.将香港作为自治领看待的主张
C.英人与港人共同治理香港的主张
D.用主权换治权的建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联邦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首先我国没有实行过联邦制,排除B。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两项重要政治制度,但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和D。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建国初期确立的三项重要政治制度的认识和掌握,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