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我国政府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宣扬的观点: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战争显露人类的高尚品德。意图:歌颂与美化战争,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
(2)反驳: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之一。
(3)立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994年4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去世了。其墓志铭上写着:“历史给予的最高荣誉是和平缔造者的称号。”这种评价的依据是什么?这种评价是否恰当?
参考答案:(1)依据:发表中美上海公报,改善中美关系;大量削减亚太地区驻军;为结束越南战争起到重要作用;同苏联强调谈判代替对抗,对苏联政策以退缩为主要特征。(2)评价不恰当:尼克松在位时期,为中美、美苏关系的缓和做出了贡献,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并不是真正的和平的代表者①尼克松作为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代表者,是霸权主义的推行者和执行者,全球战略的变化也是符合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②改善中美关系,是由于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美国不能无视中国,但也没有放弃阻挠中国的统一的政策③削弱亚太驻军,是由于侵越失败,国力削弱,为确保战略重点欧洲④对苏联政策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军事势力被苏联赶上⑤尼克松时,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升级,北约、华约对峙依然存在,仍然威胁着世界的安全。
本题解析:首先抓住尼克松所做的事件,然后展开论述;在论述中注意运用阶级分析法这一史学理论,从而达到论从史出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6分)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
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4分)
材料二? 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40周年,而当今美韩军演,贸易摩擦,南海争端都可以看到美国的身影。2012年7月新华网评论认为:文明的碰撞、霸权的交替、利益上的纷争,中国既是全方位的对手,也是全天候的朋友。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既是美国“全方位的对手,也是全天候的朋友”。(6分)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3)“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参考答案:(16分)(1)亚洲:朝鲜战争等。(2分)欧洲: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的分裂等。(答一点即可得2分)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恶化和缓和的表现(6分,恶化和缓和各答出三点。)
(3)新格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分)
影响: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4分)
本题解析:美苏“冷战”奇迹,亚洲发生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而欧洲经过二战,经济在恢复和发展中,美国为了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更好的控制欧洲,在欧洲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的分裂等。新中国成立初,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解放台湾;在朝鲜战争期间,轰炸中国丹东;支持台湾占据联合国的中国代表席位。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建交。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重点是发展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 ]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比较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在召开背景、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10分)指出这两次会议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不同之处:背景:①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美日英加紧了海军军备竞赛;(4分)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2分)目的:①协调帝国主义列强相互关系;②是争取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安排战后世界的政治秩序。(4分)
影响:前者暂时缓和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但美日英等国的争夺日趋激烈;后者形成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4分)
本题解析:背景:在美国的倡议和英国的支持下,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以及中国等 9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即“华盛顿限制军备会议”(简称“华盛顿会议”,也叫“太平洋会议”)。这次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在美国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缓和了这一地区的矛盾,但是英国、日本与美国在军备上的竞赛却越来越激烈了。雅尔塔会议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维护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稳定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